- 我国2015年七成蔬菜将产自本地
-
建设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从2012年开始试点,2013年建成第一批示范点,2016年底实现全市10%的行政村完成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努力打造“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幸福社区建设从2012年10月开始试点,2013年3月完成26个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力争2015年将全市50%以上的社区建成“管理民主、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守望相助”的幸福社区
南方日报讯(记者/曾妮通讯员/史伟宗)广州市建设美丽乡村、幸福社区正式吹响号角。昨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现场会暨试点建设工作启动大会。市政府有望用公房置换低层住房,用作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用房。而随着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改善,餐桌上70%的生猪、鸡、蛋、蔬菜将产自本地,让广州市民“吃得放心”。
“要我美丽变成我要美丽”
近日,市委书记万庆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市政协主席苏志佳一行深入乡村和社区,实地考察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情况。
黄埔区穗东街南湾社区人文历史底蕴丰厚,至今仍保存了100多座(间)古祠堂、古民居,市投入1.5亿元对南湾涌进行综合整治后,岭南水乡特色鲜明,被誉为广州的“周庄”。万庆良、陈建华、苏志佳在考察过程中重点了解该社区的服务管理模式。据介绍,该社区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分工协作、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治理结构。社区实施“综合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万庆良指出,南湾社区实际管理人口近8000人,其中5000多是外来人口,在管理服务中实现了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员的和谐相处、融合发展,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肯定和总结。广州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倒挂”的社区还有很多,如何做好对“新广州人”的服务管理,是广州建设幸福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走进萝岗区永和街禾丰新村,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洋楼映入眼帘。以前的禾丰新村村庄分布较为零散,10个社20多个自然村落散居各处,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2007年底动工,以集中居住模式建设的禾丰中心村,目前691栋连体住宅、6栋公寓全部落成,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中居住,腾出土地800多亩,发展集体经济有了广阔空间。万庆良、陈建华嘱咐区、街、村负责人,在下一步的新村建设中要更加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完善好生活、商业配套设施,努力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禾丰新村广大群众,“工业进园、居住进区是个大方向,村民集中建房居住,关键要环境好、功能齐,这样群众就会由‘要我美丽’变成‘我要美丽’”。
农产品将实现全部可溯源
下午,万庆良主持召开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启动大会,对加快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提出要求,并宣布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万庆良指出,目前,广州共有1500个社区、1142条行政村和6138条自然村,把这些社区和乡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州建设理想城市就有了坚实基础。在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中,要做到“五个突出”:突出以人为本,突出规划引领,突出硬件和软件两手并重,突出因地制宜,突出点面结合。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过程中要体现民意,从“政府配餐”转变为“群众点菜”。
陈建华对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在谈到发展农村经济时,陈建华特别强调,到2015年全市生猪、鸡、蛋、奶、塘鱼、蔬菜自给率保持70%以上,剩下的30%广州市将与外地搭建食品供应体系,使得广州餐桌上的食物100%能够溯源。此外,广州还要打造岭南古村古镇文化品牌,2015年底完成10个镇114条村的名镇名村创建。
在幸福社区建设方面,最大的制约就是社区公共服务用房不足,使得一些社区文体活动、公益活动难以开展。陈建华提出,不少新建小区配套的会所渐渐变成了“私人会所”,建议把会所用房拿出来作为公共服务用房;老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用房不足的,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公租房置换一二层住户的住房,腾出来的空房用来做公共服务用房。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