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台县永和番茄专业合作社发展
-
盛夏,在高台县南华镇墩仁村成片的番茄地上,裴天录一边查看番茄的长势,一边指导对番茄进行最后一次统一病虫害防治。他是永和专业合作社种子质量负责人之一。看着即将成熟的番茄,裴天录喜不自胜。“番茄就要采摘了,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操作要求,采收前15天内不再使用农药。”
墩仁村制种番茄种植有15年历史了。1997年,酒泉一家从事种子出口瓜菜的制种公司主动联系墩仁村,要求开展番茄制种合作。1998年,由墩仁村党支部书记陈贺贵组织村上的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墩仁村番茄制种专业协会,负责制种番茄面积的落实和初加工。协会、番茄酱厂、制种公司共同投资31万元建起了去籽生产线。但由于工艺落后,产出的种子达不到国外公司发芽率的要求终止了合作。
2003年,酒泉九洲等公司和墩仁村合作,再次搞起了番茄制种。制种协会投资改造了去籽生产线,种子筛选由合作公司负责。2006年,协会投资扩大番茄加工能力,年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
2009年,为了发展壮大制种番茄产业,村上成立永和专业合作社。为保证种子质量,合作社专门有4个人负责番茄收购,并购买了大型迷雾机,对病虫害做到了统防统治。采摘期到来时,由负责技术的会员开具田间验收单,酱厂再分品种入池去籽。
多年的番茄种植,使墩仁村的群众掌握了娴熟的技术,制种区域也由一开始的墩仁村辐射到周边的小海子、南岔、南寨子、礼号等8个村,制种面达到3000亩。
墩仁村五社的张三宝,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8亩左右。去年收入了5.4万元。张三宝告诉笔者,一亩地的平均产量可以达到5吨,酱厂按每吨445元兑付后,加上合作社的制种补贴、农药补贴、种子补贴,一亩地可以多收入300多元。
据介绍,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机制,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去年合作社共卖出种子31吨,收入270万元,给群众兑付各类补贴60万元。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群众发放补贴220多万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