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城:现代农业阵容明显扩大(图)
-
泽州县成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承包户原海明正在采摘西红柿。他说,大棚一季可产西红柿2万多公斤,每公斤出棚价1元左右。 本报记者 张理峰 摄
去年,我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共立项实施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8个,总投资1.1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8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新上国家、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个,在建市级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29个,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4007.4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417.1万元,农民和企业自筹4934.5万元,吸引信贷资金245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特色。
土地治理改善农田生产条件
泽州县高都镇沙河村,任庄水库周边的梯田平展而松软,有的麦苗如茵,有的等待春播。村干部高兴地说:“过去,这些梯田块儿小,看着水也浇不上,现在全治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市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志明向记者介绍,去年在全面完成2010年立项的3.8万亩土地治理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3.27万亩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并成为冬春农建的亮点。
一是农田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高。目前,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已完成0.9万亩,占计划的90%。经过治理的项目区,基本达到耕地田园化、灌溉节水化、道路沥青化、耕作机械化、种植良种化、管理科学化、生产高效化,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样板区。
二是中低产田改造受益面广。1.7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建设任务完成全部工程量的47%,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5.3万公斤,使高平市野川镇、沁水县郑庄镇、陵川县杨村镇、泽州县金村镇等13个行政村4700户农户1.7万人受益,增加农民纯收入510万元。
三是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进展快。去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早安排、早动手、早进场、早施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0.5万亩的治理任务,占计划任务0.52万亩的96%。主要完成机耕路11公里,造林0.33万亩,技术培训1200人次。
产业化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年来,高平市发展了千余亩钙果,由于加工不足,农民没有取得好的效益。三军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庆在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基地,带领群众建起山西宇脯钙尔食品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专门加工制作钙果果脯和钙果软糖,年转化钙果达6000余吨,带动五六千亩基地。不久前,他们将试生产的百余吨果脯投放市场,立即受到顾客欢迎,网点迅速布满全省并延及京沪广等省市。
去年,泽州县年产2000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高平市融生牧业千亩鲜果林示范基地等1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在此基础上,新上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其中高平市凯永养殖公司300亩设施蔬菜、阳城县悦凯养鸡合作社3.5万只蛋鸡养殖等6个项目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的70%。2010年立项的29个市级项目资金,去年10月底全部拨付到位。以上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2.5万亩,出栏商品猪1.5万头,蛋鸡3.5万只,转化农产品1600公斤,新增干鲜果120万公斤、蔬菜50万公斤、肉150万公斤、中药材、食用菌等其他特色农产品1200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可达1.52亿元,新增利税1185.8万元,项目区受益农户2408户,受益农业人口8813人,受益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9041万元,直接安排农村劳动力800余人。
中药材渐成山区支柱产业
我市山区农村立足资源优势,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山地种药和野生中药材抚育开发为重点,拓宽发展空间,开展科技创新,注重产品加工,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了中药材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去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完成38.7万亩,比上年增加8.2万亩,总产量达1.47万吨,总产值达到1.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9.4元,比上年增长了16.9元。中药材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正在形成。
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实现新突破。陵川县经过连续三年强力推进,全面完成了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任务,项目覆盖到全县12个乡镇332个村。阳城县去年新发展中药材近5万亩,出现河北、东冶、蟒河等万亩种植乡镇。
中药材产业化开发长足发展。山西瑞丰摩根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完成了四个生产车间、综合办公楼和锅炉房主体工程建设。陵川县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等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新上的中药材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有望在今年投产。
社会化服务迈出坚实步伐。一是中药材合作组织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85个,比去年增加14个,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最佳组织方式和骨干力量。二是中药材产地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市达成建设中药材网上交易平台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合作意向,为我市打造“太行药都”奠定了基础。
实用技术成为增收利器
去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以项目区为平台,以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围绕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的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去年和前年立项的泽州县4000亩“泽玉54号”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沁水县1000亩“徐薯26号”优质高产红薯栽培科技推广项目、阳城县400亩“郑杂五号”西瓜高产示范项目、阳城县东城办100栋日光温室优质蔬菜新技术推广项目全部竣工,年增产玉米100万公斤,增产蔬菜150万公斤、红薯200万公斤,受益农户达到2500户,农民纯收入增加314万元,户均增收1365元。同时,在项目区狠抓了10余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围绕测土配方、农产品良种推广、农作物精播、无公害种植等实用增产技术进行了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0多期,受培训项目区农民达2万多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