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图县三江口镇的西红柿出口国外了
-
10月6日,昌图县三江口镇刘塘坊村蔬菜大棚小区内,农民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有的正进出大棚系固定绳,有的正忙着加装滴灌设施。合作社的负责人邢德彦笑着说:“这几年,村里的这些农民跟着合作社干可富起来了!”
看着棚区内的十里“棚海”,邢德彦告诉记者,以前的刘塘坊村遭受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该村的耕地面积从7492亩锐减到3977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那时候我们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一个家庭一年才有1000多元的收入。”自从5年前村里组建了蔬菜合作社,对种植技术和销路进行引导,村民在设施农业上尝到了甜头。
村民宫文革就是社员之一,他种植西红柿的技术在村里是一流的,不仅自家西红柿连年丰收,每年还去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一些蔬菜大棚种植户家中授课。
“5年前,我把家里仅有的几万元积蓄投入到日光温室大棚建造中。如今,我家大棚里的一亩地收入相当于以前大田地的30亩,仅西红柿一项,一亩地一茬就可以收2.4万元,前年我又盖起了一座新的大棚,现在我一年的收入还算不错。”说到这时,宫文革乐得合不拢嘴。
“还算不错?你家现在一年的收入都能达到八九万了,在村里谁不知道,还怕‘露富’啊。”听邢书记这么说,宫文革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还得感谢合作社让我们有机会富了起来,5年前我家住的还是小土房,一到雨季就漏雨,现在生活好了,我又临街盖起了4间门市房,买了摩托车和农用车,几天前刚刚花了4万元将房子装修了一遍,还配了电脑。”宫文革的言语间透露着感激。
行走在刘塘坊村的十里“棚海”中,到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设施农业可以让农民即使在大灾之年也能丰收,让大伙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现在刘塘坊村已经被确立为辽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出口基地,合作社正在研究今年的西红柿是出口俄罗斯挣得多还是出口到别的国家做番茄酱比较合适呢。”
现如今,刘塘坊村的蔬菜大棚已经由规模小、品种杂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建造的日光温室已达1500多栋,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5000亩。2010年蔬菜总产量达到4500万公斤,蔬菜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亩均产值达3万元以上。自2008年至2010年累计向俄罗斯出口西红柿达到2000多吨,产值实现600多万元,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