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脸”西红柿能吃吗?
-
近日,新华社等媒体纷纷报道鲁皖等省西红柿使用蔬菜催熟剂的事件,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市场、采访市民时发现,一些市民在看到相关报道后心存不安。据悉,使用催熟剂,绿色的西红柿几天时间可变“红脸”。
催熟是我国果蔬生产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但是目前催熟剂的使用标准不健全,“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唯一能做的是将蔬菜用充足的水来浸泡。
市民谈“色”心忧
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近年来屡次出现,关于颜色的风波此前就有染色馒头、染色橙子等,现在一提到食品安全,消费者可谓谈“色”心忧,以前买蔬菜、水果时可能挑卖相好的买,现在看到鲜艳的、光滑的反而心存戒心。
昨日中午,记者在东区一家超市食品区,发现市民在选购蔬菜时,除了看是否新鲜,也开始关注起颜色来。记者与正在挑选西红柿、萝卜等蔬菜的女性聊了一会,她们均表示对蔬菜的深色有顾虑。张女士说:“红透透的苹果、柿子虽然看起来很舒服,也有想买的冲动,但是一想到染色、催化剂这些词,你的心情会大打折扣,情愿挑一些不太好看的。”来自四川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她自小在农村长大,对于蔬菜的色相与味道的关联比较了解,就她个人来说,买蔬菜和水果从来不会挑颜色鲜艳的一类。不过,很多人并不具备吴女士的经验。
利润驱使催熟剂受欢迎
记者拨通了东升菜农关先生(化名)的电话,对于是否使用催熟剂的问题,他表示,现在大规模种植蔬菜的,很少有人不用催熟剂,平时用得可能少一些,但到了需求旺季,眼看菜地里的产品长得慢,能不着急吗?本来颜色青青、个头不大的西红柿,在使用催熟剂之后几天,就能变得红透,重量也会增加不少。
据悉,由于卖相好,催熟的西红柿批发价格高出不少,按亩产3000斤西红柿计算,1亩地催熟西红柿能多赚3000元左右。在紫马岭、库充等菜市场,卖相好的蔬菜也是比较受欢迎。来自湖南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很多消费者就喜欢看上去鲜艳的蔬菜,我们也只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至于蔬菜的安全性不是我们能够把关的。”
催熟剂可用但标准不健全
催熟剂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物,也是允许使用的,专家表示,催熟是我国果蔬生产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它可以起到保障产品供应、抵御低温冻害等作用,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多种蔬果中使用。问题在于,催熟剂的使用标准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相关监管部门很难也很少去监控菜农是否规范使用催熟剂,没有具体标准怎么去判断催熟的蔬菜是否安全呢!
东升菜农关先生表示:“一般都是根据经验去控制催熟剂的用量,比如用勺子量,或者干脆用手掂量一下,到底这样使用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我们这些菜农怎么会知道,再说,我们自己吃的也是这个菜。”
西红柿食用前多用水冲洗
买回来的叶子菜一般会仔细清洗,大家总认为叶子菜细沙、灰尘、农药残留等比较多,而西红柿和苹果等水果形状相似,看上去似乎很少有脏东西,所以有些人在清洗的时候很随便,过过水就行了,这样的做法不妥。
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黄艳医生建议,买回来的瓜果蔬菜,先放在充足的水中浸泡,水面尽可能宽一些,浸泡的时间保证15分钟左右,在浸泡之后,还应尽可能冲洗几次,这样不仅可以清洗掉虫子、小沙子,也能冲淡掉可能存在的毒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