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樱桃番茄 粉果 抗TY 红宝 圣女果
当前位置:首页 >  > 成都蔬菜全追踪,菜价攀升“涨不赢”农资成本
成都蔬菜全追踪,菜价攀升“涨不赢”农资成本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时间:2010/9/13 16:57:00】【字体: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8月初《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我国西部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四川省成都市从田间地头、批发市场到农贸超市深入采访追踪一位种菜大户蔬菜从生产到批发、零售的各个环节探寻菜价到底“贵”在哪?

  菜价攀升却“涨不赢”农资成本

  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近年来菜价不断攀上新高但却“涨不赢”农资和流通成本的快速增加。

  采访中姜裕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他家种植的黄瓜、番茄、菜椒三种大宗蔬菜的价格变动情况。记录显示2010年与2006年相比三种蔬菜田间收购价分别上涨了31%、18%、33%平均上涨幅度为27%。然而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涨得最厉害的是人工费本地临时工每人每天从18元涨到了38元包月的外地工每人每月从500元涨到了1000 元全都翻了一番。”姜裕铸说。

  菜农的感受得到了相关调查的印证。据新华社农价监测系统对13种蔬菜月零售均价走势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蔬菜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就达17%。而成都市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局长汪健介绍说以该局2006年至2010年不间断监测的尿素、氧化乐果、水稻种子为例除尿素价格此前因受国家控制涨幅较小之外5年之间农药氧化乐果和水稻种子涨幅分别达73%和83.8%。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仅菜农对农资涨价叫苦不迭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在不断抱怨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批发商杨华明说自家两口子每天凌晨就开始卖菜一直卖到晚上六七点钟一天要干10几个小时的活。车子油钱、市场管理费一天各要200块外加过路费、小工费、两口子吃饭等各类物价都涨得厉害卖菜时只能多加点价以扯平其他开销。

  零售商贩李大锐夫妇原是四川南部县农村居民2005年来成都卖菜。李大锐坦言自己也觉得现在菜价比较贵但因为进价贵所以售价也低不下来。而且自己的小菜摊销量小、损耗高还要吃饭、租房、交管理费供女儿上学和赡养老人的费用也要靠卖菜承担去掉这些高昂的生活成本菜价加到这个份上也赚不到多少钱。

 “季节性”菜价高低相差超十倍

  从4月份开始采摘到8份省内其他地区尖椒大量上市半年间最高价是最低价的13倍。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作为“靠天吃饭”的农副产品蔬菜受季节、气候、暴雨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非常剧烈价格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一种蔬菜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相比竟能相差十倍以上。采访中蔬菜生产和销售者、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强调菜价高低不能仅以某一时段、某些品种为评判标准而应全面、均衡地计算平均价格。

姜裕铸告诉记者今年早春栽种的大棚尖椒从4月份开始采摘头一个月因产量较少每斤田间收购价高达4元多。随着天气转暖上市尖椒逐渐增多5 月份每斤卖到2元多6、7月份就只能卖7、8毛钱了到8月份省内其他地区尖椒大量上市时收购价甚至跌到每斤3毛多钱。半年间最高价是最低价的13 倍。

  据成都市农委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双流县昆山蔬菜种植基地今年大棚黄瓜最高价时达到每斤1.8元最低时只有0.25元;番茄最高时每斤1.8 元最低时0.35元;菜椒最高时每斤2.5元最低时0.6元;露地莲白最高时0.5元最低时0.15元。粗略计算这几种蔬菜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3 至7倍。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南天云说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所致成都市场大宗蔬菜供应以本地产、本地销为主反季节菜、少数品种以外调为补充。一般在冬春季节成都市蔬菜市场会出现季节性短缺问题但随着进入夏季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价格会自然回落。据成都调查队对26种蔬菜的市场监测今年4月蔬菜价格涨幅达到了最高值但进入5月后涨幅已开始回落。

  蔬菜产业仍处弱势亟待扶持

  蔬菜产业整体赢利性不强尤其是种植环节收益率偏低缺乏吸引力产业基础不稳

  产量递增 难阻菜价攀升

  近年来成都市蔬菜总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贴政策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球气候异常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原因成都市蔬菜价格同全国菜市一样不断攀升。

  据了解近十年来成都市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总产量稳中有升目前年蔬菜产量为480多万吨比2000年增长18%以上尤其自2005 年以来蔬菜产量更是逐年增加。全市城乡居民蔬菜人均占有量也呈上升态势2009年人均占有量为425公斤比2000年人均405公斤增加了5%。

  成都市农委主任郭金安说近年来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目前成都市蔬菜生产除短暂的季节性短缺外基本能满足本市居民需求。

  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止菜价的攀升。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调查不计因汶川大地震和雨雪冰冻天气等连续影响严重的2009年2008年成都市26种鲜菜均价比2005年累计上涨了28.9%。到今年6月鲜菜均价又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7%。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南天云说涨得最为厉害的 2009年鲜菜均价竟然比2008年上涨了39.6%。

 收益偏低 种菜“引力”不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双流、温江、新都等主要蔬菜种植区采访时发现一些原来栽种蔬菜的土地改种上了草坪、花卉或猕猴桃、茶叶等。个别零星地块里蔬菜都已经过季了却无人收割。

 双流县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含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虽然现在城里蔬菜价格比较高可农民种菜还是赚不到多少钱收益率偏低没什么吸引力。他说昆山蔬菜基地去年利润最高的大棚番茄是14%大棚黄瓜利润只有1%而大棚尖椒亏损了16.38%。这与种草坪、猕猴桃、花卉相比利润相差很大。以种草坪为例其利润率一般在40%左右是种菜利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种菜大户姜裕铸拥有高级农技师资格种了半辈子的菜。他说他在双流承包120亩地种了3年菜投入80多万元现在都还没收回成本。“今年萝卜价格最低时只有一角钱一斤如果我雇工从地里拔出来、洗干净、再装车每斤工钱都不止一角所以干脆不收了。”姜裕铸说如果不是难舍对种菜的深厚感情他可能也要“弃菜种草”了。

  南天云说他们在农村搜集数据时发现大城市周边的农民认为种菜不如打工。一年收入都是三五万种菜“靠天吃饭”市场风险大盈亏没谱而打工既安稳又省心还可以坐收土地租金。他说即使有人在家里种菜也多是老人和妇女一些农民甚至干脆把田地摞荒举家外出打工。

  基层农业干部表示虽然现在菜价不断上涨但农民种菜的积极还是不高。种植在整个蔬菜产业链条中仍是成本最高、收益最低的环节。那些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的业主们也常常因为管理不善、蔬菜品质不高、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等情况出现亏损影响种菜的积极性。

  种菜不赚钱“卖菜的”同样反映赚不到多少钱。《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蔬菜的批发和零售也不是高赢利性环节。零售菜贩李大锐说他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要一直卖到晚上七八点钟。夫妻俩租的是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子供养着老人和两个孩子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马贤平告诉记者这里是面向成都市区的最大鲜菜批发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100万吨左右。企业当初投资了3亿元但基本属于“公益性经营”每年利润只有一百多万元。

  应考虑对低收入家庭蔬菜消费直接补贴

  多位农业干部和蔬菜种植经营户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蔬菜产业目前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受气候、灾害和其他行业影响较大又事关社会稳定和谐急需有效措施扶持。他们建议:

  一是应鼓励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南天云说农户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蔬菜不产生人工费用和田地租金与公司化蔬菜种植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可为稳定蔬菜产量和价格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调整蔬菜生产布局和供应。成都市农委表示根据不同自然和生产条件他们按“全域成都”的理念对全市蔬菜生产进行了“线面结合”的布局利用周边地区气候、光照、成本、交通等优势建立季节性补充蔬菜基地强化成都市的“菜篮子”保障。

  三是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体保障机制做好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兜底”工作。郭金安说菜价上涨城乡居民生活影响利弊共存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增收一方面增加市民支出压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防止菜价过快上涨对这部分人群造成较大冲击就能有效控制因为菜价波动传导的社会影响。

  他说成都市已经设立了副食品价格调整基金补贴低收入家庭购买“爱心鸡蛋”、“学生奶”等。对蔬菜方面的补贴资金目前仍多用于生产地建设下一步也应考虑对低收入家庭蔬菜消费的直接补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番茄网”(Fq.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番茄网(Fq.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番茄网”(Fq.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